第一章
6.简述中国古代九州的地理划分。
答:《尚书·禹贡》以山川为标志,将天下划分为冀、兖、青、徐、扬、荆、豫、梁、雍九州。古济水、黄河之间为兖州;渤海、泰山之间为青州;黄海、泰山、淮河之间为徐州;淮河以南、大海以西为扬州;荆山(今湖北南漳县)以南、衡山(在湖南)以北为荆州;荆山以北、黄河以南为豫州;华山以南、怒江以东的汉中、四川盆地为梁州;西河(陕西、山西之间的黄河)以西、墨水(具体所指不清楚,大致为陕、甘、青交界地带的河流)以东为雍州;西河以东、东河(流经河北平原的黄河)以西为冀州。
7.先秦时期是区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,是哪些区域文化经过汇集融合,最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基干的?
答:先秦时期主要有三大区域文化,即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、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和源于南楚的道家及楚辞文学。它们后来经过汇集融合,最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。
8.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是把当时的“天下”划分为几大基本经济区来论述地域文化习俗的?
答: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是把当时的“天下”划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来论述地域文化习俗的。这四个地区是:关中地区、山东(大致包括先秦时期秦国以东的六国)地区、龙门一碣石(从山陕交界南端到河北东北部一线)以北农牧交错地带和江南地区。
9.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三大成就是什么?它体现出劳动人民的什么精神?
答:土地的开垦、水利的兴修、运河的开凿,是古代改造利用自的三大成就。它是古代“正德、利用、厚生”精神和劳动人民勤劳、智慧的体现。
10.古代起到保护环境作用的措施有哪些?
答:古代起到保护环境作用的措施主要有:①农忙季节,不征调百姓服役,以保证粮食的丰收。②在大池塘捕鱼,不用过密的鱼网,以保护鱼类繁殖。而一些大规模的狩猎活动,一般都是安排在秋冬季节进行,也是为了保护兽类的繁殖。③砍伐树木要按一定的时候砍伐,朝廷甚至禁止擅自砍伐山林,并把山岭资源归王朝所有,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森林不受乱砍滥伐的危害。④皇家大量修建大规的园囿和灵寝,也对保护环境起了相当的作用。⑤由政府提倡和领导植树造林运动,使全国进行大面积绿化。⑥在西北地区广建牧马的场地,使唐朝中期以前的黄土高原地区有良好的植被状态。
转载请注明: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://m.jschunxue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