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
21.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
(1) 自然环境,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。人得向提供物质的自然讨生计,这是自然环境决定地域人群文化样式的第一个层次,越是人类生活的早期,这一层次的内容起的作用越大。例如, 黄河流域的原始建筑, 多是半地穴式的, 而在江南地区则流行干栏式结构的居巢。
(2) 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。关于地理条件的特殊,可以举古代神仙崇拜浓郁的燕齐地区为例。关于得天独厚, 可以以明清鼎盛一时晋商崛起的原因为例。
(3) 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,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。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区域文化最具历史的深度、广度和高度。
(4) 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,也可以带动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。以明清以来安徽桐城为例,那是一个以文章出名的县, 原因就在那里出过这方面的著名人物方苞、姚鼐等。
22.先秦时期,是区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。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,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,源于南楚的思想、文学,后来经过汇集融合,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。
23.司马迁的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相当全面地描绘了秦汉时期各地区域文化特色。司马迁把当时的“天下”划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,进而论述各地的地域文化习俗。这四个地区是“山西” 地区、山东地区、龙门一碣石以北农牧交错地带和江南地区。
24.司马迁指出, 关中地区, 沃野千里, 这里的人民好稼穑, 殖五谷, 有先王之遗风。
25.司马迁将楚地分为西楚、东楚、南楚。
转载请注明:文章转载自 春学教育自考网 http://m.jschunxue.com/